若未能於 2050年1前採取行動應對氣候變化,亞洲 26.5% 的 GDP 可能面臨風險,並可能對關鍵基礎設施、農業產出、公共衛生和經濟等各部門造成深遠影響。
然而,東亞、南亞和太平洋等發展中國家每年需要高達6,440億美元的調適投資,才能滿足該地區2021年至2030年的需求,而全球調適資金仍存在90%以上的缺口2。
儘管私營部門在應對氣候適應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並需要透過對氣候韌性的投資來做出更多承諾,進而就氣候調適進行著墨,但經常遇到以下挑戰:
CCARE 結合了一支專門且經驗豐富的氣候風險與韌性專家團隊及特定產業專家,以達成下列目標:
圖一‧達信氣候調適架構
有效的氣候調適工作仰賴強大的公共和私人夥伴關係,達信CCARE也有助於建立公共部門參與協作的環境。 CCARE 利用其氣候調適能力和解決方案,支持政策和架構的協調運作,以激勵和賦予氣候調適倡議的能力,幫助確保和諧及具有影響力的方法。
CCARE 借鑒了 2023 年對亞洲超過 1兆美元的總資產及超過 3 兆美元的供應鏈進行實體氣候風險建模的廣泛知識與經驗。
達信亞洲將其優越的資料與分析能力與亞洲超過70名(全球超過 400 名)風險工程師支援、由超過100名氣候風險與業務韌性專家所組成的團隊相結合,致力於為亞洲的通訊與技術、能源與電力及農業產業量身打造有效的氣候適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