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亚太地区,中小企业(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SMEs)占所有企业的97%以上,是经济增长的关键驱动力。然而,中小企业也极易受到极端天气和气候变化、地缘政治冲突、供应链,以及其他业务中断(Business Interruption, BI)风险的影响。
例如,2023年,台风杜苏芮在中国、越南和菲律宾造成了总计250亿美元的损失,其中仅有20亿美元得到了保险覆盖1。尽管东南亚地区的自然灾害增加,但超过7,100万家微型、小型和中型企业(Micro and SMEs)中,仅有15%投保了自然灾害保险2 ,这意味着只有少数企业有能力从重大风险事件中恢复过来。印度尼西亚的保障缺口最大,尽管相对较低的成本就可以获得充足的保险覆盖,其好处远远超过成本,但6,400万家微型、小型和中型企业中仅有3%配备了自然灾害保险3 。
即使在自然灾害发生率较低的地区,供应链的相互关联性也意味着极端天气和地缘政治风险可能导致严重的业务中断。在新加坡,仅有22%的中小企业拥有营业中断保险,尽管77%的企业表示担心业务中断。4 这意味着很大一部分企业不得不承担最近供应链中断和主要航运航道延误(例如由于地缘政治冲突导致的红海问题和由于干旱导致的巴拿马运河问题)所带来的损失。
亚洲中小企业/成长型企业的财产损失和业务中断索赔总数
从达信亚洲最新的财产损失和营业中断(Property Damage and Business Interruption, PDBI)理赔数据可以进一步证明亚洲中小企业有必要获得足够的保护来防范营业中断风险:仅在2022年至2023年的一年间,亚洲的财产损失和营业中断理赔数量增加了18%。2023年亚洲五个提交最多财产损失和营业中断索赔的行业分别是:房地产(最高)、餐饮业(第二)、金融机构(第三)、零售和批发(第四)以及教育(第五)。
无论行业如何,每个企业都有独特的依赖关系、经营模式和特点,例如地理位置等,这可能使其相对于同行企业更容易遭受财产损失和营业中断损失的风险。例如,拥有生产设施的食品制造商与餐厅相比,在极端天气损害方面面临更大的财务风险。识别和量化这些风险敞口对于获得适当的财产损失和营业中断保险非常重要。
在亚洲,许多中小企业仍然不了解财产损失和营业中断保险如何帮助他们承担因实物资产损坏和运营中断而造成的巨大财务损失。一些企业主可能还认为财产损失和营业中断保险过于复杂和昂贵——这是一个常见的误解,因为保费和承保范围取决于每个企业的独特风险特征。
为了确保中小企业能够获得合适的、具有成本效益的财产损失和营业中断保险,达信亚洲一直在帮助企业评估其风险敞口,并根据其风险特征和预算来调整承保范围,以及避免风险盲点和常见的保险陷阱。以下是五个关键考虑因素:
1. 赔偿限额
2. 营业中断险保险金额
3. 最大赔偿期限
4. 免责条款和限制
5. 免赔额(即您需要承担的损失金额)
在索赔事件发生时,贵公司还需要强大的理赔协助,以促进与保险公司的沟通,并确保顺利和公正的索赔过程。达信亚洲可以帮助支持贵公司,在复杂的风险环境中让您能够自信地运营和发展。